肺癌病人的诊断有两个方面。第一是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认有癌组织或癌细胞存在,并确定其类型。诊断的第二方面是明确肺癌病变范围,也就是临床分期。确定病变范围对采取治疗方法、判断疾病预后是极为有价值的资料。所以肺癌病人不要太急于手术、放射治疗或化疗,要做好临床分期,这样才能情况明、决心大、疗效好。
肺癌病人的诊断有两个方面。第一是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认有癌组织或癌细胞存在,并确定其类型。诊断的第二方面是明确肺癌病变范围,也就是临床分期。确定病变范围对采取治疗方法、判断疾病预后是极为有价值的资料。所以肺癌病人不要太急于手术、放射治疗或化疗,要做好临床分期,这样才能情况明、决心大、疗效好。
笔者曾遇到这样一位病人,右肺下叶有5×6厘米分叶状肿块,气管镜检查病理诊断为腺癌,很快在一所三甲医院的胸外科进行手术切除,应该说手术是成功的,但术后两周发现肝内有多发转移病灶,最大的有4×3厘米大小。虽然术后作了介入等治疗,最终仍无力回天,病人花费6万多元医药费,又受开胸手术的创伤和痛苦。本例病人的教训是深刻的。如果病人在术前进行全面分期检查,能发现肝内已存在的转移病灶,当时病期已是IV期,不必进行手术治疗,首选化疗是正确的选择。
目前肺癌分期结果对治疗手段的选择,国内外肿瘤界已有共识。对于早期病人(IA、IB、IIA、IIB期)首选手术治疗,如病人因医学原因不能接受手术或本人拒绝手术,可选择根治性放射治疗。对于晚期病人(IV期)以化疗为主,放射治疗是姑息性的,不宜作手术治疗。中晚期病人(IIIA、IIIB期)比较复杂,IIIA期病人中有一部分仍可以手术,但IIIB期病人不适合手术,目前临床上大多采用放疗和化疗来根治,或先作化疗、放疗,再进行病情评估,是否可以手术。这一部分病人是门诊最常见的群体,而早期病人常常是体检发现或因其他病住院常规检查发现的。小细胞肺癌常用美国退伍军人管理局系统医院提出的分期方法--分局限期病变或广泛期病变两种,主要采用化疗和放射治疗。近年来手术也介入到小细胞肺癌治疗当中。采用非小细胞肺癌的TNM分期方法。根据病期不同,疗效也有明显区别。非小细胞肺癌I期病人的五年生存率60%~80%,II期病人为40%~60%,III期病人为10%~30%,IV期病人五年生存率不到1%。随着病期变晚,生存的比例越来越小。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二年生存率超过20%,而广泛期病变的病人不足10%。这些材料不仅医生心中有数,也应该让家属甚至病人有所知晓。
肺癌的分期措施主要有两方面,一是对肺癌常见的转移部位进行检查,如:纤维支气管镜检查,不仅可以活检或刷片,对诊断能否手术有重要意义,而且对隆突是否固定、支气管受压情况也可了解,是拟诊肺癌病人常规检查项目(有禁忌症例外)。胸部正侧位片和CT片,对肺内和纵隔转移淋巴结有重要意义,头颅核磁共振或CT检查,对脑转移能及时发现。通过超声波检查,对肝、腹膜后淋巴结和肾上腺转移灶全方位观察,显示是否有转移病灶。上腹部这些脏器在作胸部CT检查时往下多扫几个层面,到肾上腺平面,可以和超声波检查相互印证,更为可靠。骨转移也是肺癌常见的转移部位,通过同位素骨扫描,可以发现同位素浓聚,提示转移的可能。骨髓转移与骨转移是不同的概念,通过骨髓穿刺或活检可以明确诊断。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(PET)检查费用昂贵,也存在假阳性,目前国内尚未普及,不能作为常规检查项目。纵隔镜检查对纵隔淋巴结转移有肯定价值,但属于有创伤的检查,病人不轻易接受。
肺癌分期措施的第二方面是评估脏器功能情况,对病人下一步治疗手段的选择很重要。主要内容包括:详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,肝肾功能,肺功能,心电图,血细胞分析,血电解质,酶学和肿瘤标志物等项目。在病史中特别要重视肺癌的肺外症状,如骨关节症状,内分泌改变等。体检时应仔细检查颈部和腋窝淋巴结是否肿大,下肢胫骨下端是否有压疼。对体表转移灶临床体格检查即可作出诊断。对小细胞肺癌来说,肿瘤标志物NSE和ProGRP升高有诊断和预后价值,但不能作为分期的依据。其他肿瘤标志物如:CEA、LDH、CYFRA21-1、TPA等特异性更差,也不是分期检查的项目。
近年来肺癌的分期措施不断发展,出现不少基因、分子水平的测定方法,目前比较肯定的项目有P53基因、RB基因、erB-2、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基质金属蛋白酶。但这些尚未作为常规项目,有待国际肺癌分期机构的确认与推广。
標籤
- 外科 癌症 癌症护理 (13)
- 外科 癌症 癌症诊断 (14)
- 外科 癌症 癌症治疗 (32)
- 外科 癌症 癌症病因 (29)
- 外科 癌症 癌症症状 (22)
- 外科 癌症 癌症预防 (21)
- 外科 癌症 癌症常识 (68)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